昨晚,上海交响乐团2024-25乐季闭幕音乐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内上演。音乐总监余隆执棒,当今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小提琴家之一——奥古斯丁·哈德利希担纲小提琴独奏,共同演绎贝多芬创作生涯中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《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》。这也是哈德利希的上海首秀。
贝多芬一生只写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,诞生于作曲家创作力最旺盛时期的这首《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》堪称世界小提琴文献的里程碑式作品。谈及这部多年间演奏过无数次的作品时,哈德利希说:“我很怕把它变成例行公事一样,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的演绎方式发生了变化。简单的处理其实更能表现这部作品透明的美感,意味着需要抓住真正精华的重点——化繁为简并非易事。”
奥古斯丁·哈德利希曾获格莱美奖、华纳音乐奖、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等大奖。在他看来,贝多芬作为一名钢琴家,创作的小提琴作品难度颇高,有些适于钢琴弹奏的音型在小提琴上拉起来实属挑战,再细小的错音都很容易被察觉,这使它成为了每位小提琴独奏家最高境界的试金石。
首次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,哈德利希对乐团和音乐厅留下深刻印象。他说:“这座(捷豹上海交响)音乐厅非常漂亮,我在很多音乐厅里演奏过,这里声效很好,音色美妙清晰,恰到好处。”虽然他和余隆有很多共同的朋友,但这是他们首次合作,他说:“贝多芬《小提琴协奏曲》中有一段我和乐队如室内乐般配合,互相交织着推进旋律,我们拥有一种音乐上的共鸣。”
下半场的《乐队协奏曲》是巴托克最后的作品,彼时的他流亡美国身患白血病,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却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与乐观精神,从中能听到东欧民间音乐的淳朴特质、现代主义的创新手法,还有炉火纯青的管弦乐配器,都让《乐队协奏曲》不仅成为巴托克个人生命力的最终体现,还成为20世纪音乐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。
刚刚过去的这一乐季,有很多令人难忘的时刻。乐季最初从一场惊心动魄的“救场”开始,本应登台的小提琴家希拉里·哈恩因身体原因缺席,肖赛冠军刘晓禹临危接棒,完成了乐季打头阵的两场演出。开普敦歌剧院的音乐家从彩虹之国远道而来,以一场自由奔放的南非民歌唱得大家心情愉快,在社交媒体平台引发热议。
广受期待的钢琴家让-埃夫朗·巴武泽则呈现了以德彪西作品为主的独奏会,当晚被调成粉色的字幕及结束时的“晚安”字样将法式浪漫推至了高潮。音乐会版歌剧《弄臣》邀请有“世界第一弄臣”之称的男中音歌唱家列奥·努奇担纲主演,首次来沪、年逾八旬却实力不减的他让乐迷们惊呼“难以置信”。
同样重磅的还有揽获9座格莱美奖的爵士乐传奇温顿·马萨利斯,他与其执掌的林肯中心爵士乐团携手上交,合作了自己的原创作品《丛林》。驻团艺术家马蒂亚斯·格内,以及迪图瓦、梵志登、蒂博代、康珠美等国际一线艺术家为申城乐迷奉献了各自的精彩演出。
原创作品也是本乐季一大亮点。从《中国厨房》的人间烟火到二胡与乐队协奏曲《九歌》的文学楚辞,上海交响乐团用委约创作南京股票配资,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华文化的广博深邃。
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